|
![]() 根据北京市农委发的《北京市2016年农村地区村庄"煤改清洁能源和减煤换煤"相关推进工作指导意见》,对热源设备选型明确提出:原则上各区严禁使用"直热式"电取暖设备",鼓励使用"多能联动、多热复合、多源合一"等多种设备相融合的低温空气源等,对平原地区村庄要引导居民使用能效(COP)较高的空气源热泵。各区推广热泵和多能联动类设备要不低于本区取暖设备的80%。究其原因,主要为两点: 1.热泵节能效果显著 以北京地区一间80㎡民宅为例,北京地区采暖天数为120天,采暖负荷的面积指标60W/㎡,每天按采暖24h计算,则采暖负荷(kW·h)Q=8432.64。空气源热泵COP按照一个较低的水平来算,取250%,则整个采暖季耗电量3373度。按照采暖专项电21点至次日6点0.1元/度,白天0.48元/度计算,使用费用大约在1100元,比直接用电采暖省了一半以上。 在对煤改空气源热泵的农户进行走访过程中,也有村民反映,用空气源热泵采暖比用煤更贵,但是我们发现,村民在烧煤时,习惯了省着用,而且室内温度大约在14~16℃,经常是屋里烧着炉子还要穿着棉袄,但是用了空气源热泵之后,不出屋就能一键给室内升温。村里还对老屋进行了改造,除了墙体,还在屋顶和地面铺设了保温层。空气源热泵一天24小时开启,冬季室内可以保持在20度以上,舒适度大大提高。 2.用电暖气电网升级费用过大 2013年之前,北京对城区进行煤改电的时候,使用的设备就是蓄热式电暖气,该设备能够最大化利用其蓄热功能,进行晚上谷电时段加热蓄热,白天放热。理论上是个好东西,但是城区电力负荷巨大。之前胡同里的老旧电网,每家每户的用电负荷都在5KW左右,如果每家每户都用2、3个大功率的电采暖,老旧电网必须升级,最高升至18KW才能满足需求。 雾霾,是雾和霾的组合词。雾霾常见于城市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,统称为"雾霾天气"。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。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(PM 2.5),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,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,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,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。 2013年,"雾霾"成为年度关键词。这一年的1月,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(区、市),在北京,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。有报告显示,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,只有不到1%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,与此同时,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。2014年1月4日,国家减灾办、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。 2014年2月,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指出:应对雾霾污染、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.5,要从压减燃煤、严格控车、调整产业、强化管理、联防联控、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,聚焦重点领域,严格指标考核,加强环境执法监管,认真进行责任追究。 2016年12月,入冬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来临,多个城市已达严重污染,预计还将维持4天,直到21日后半夜才会自北向南减弱消散。19日夜间将进入此轮雾霾最严重的时段,将影响包括京津冀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南等11个省市在内的地区。 2017年,李克强总理亲自将"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"写入报告 。
上一页
1
下一页
|